【热点观察】
这两年,网红的“打卡地”似乎正在被重新定义。 当一个人走红了,他的家就成为了“打卡地”,人也成为了“打卡地”。 为了“签到”,他们封锁、介入、谩骂。 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理性“打卡”,别因“网红打卡”招来厄运
作者:赵旭(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影视学院副教授)
近日,中国年轻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她一举成名,立即受到广泛关注。 据报道,全红灿的家乡广东湛江受到网友关注,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由于人流量较大,当地政府多次提醒大家理性“打卡”。 全红灿哥还直言,家里的老人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并要求直播中的“网红”声音尽量小点。
出于对奥运冠军的祝贺和尊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敬佩、对家人的关心和关心,或者出于教育学习的目的,去拜访附近的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所谓的“网红”却这样做为了获得流量而做的一切。 到了极点,就会让人可笑,让人愤慨。 各种“网红”“打卡”刷人气的场景似曾相识,“帕克哥”和“拉面哥”引发关注和讨论。 全红灿家门前的“网红”丑闻群像再次引发热议。 “网红打卡地”何时延伸到了“家”和“人”? “打卡”什么时候变成了“饭圈”流行的围堵和道德绑架? 为什么“网红打卡地”的名声越来越不好? 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
东莞观音山凭借绿水青山和网红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新网红打卡地”。 资料图片
1、“网红打卡地”是指热门景区等吸引人们驻足、拍照的事物或地方。
“网红打卡地”一词是从“网红”这个概念开始的。 长期以来,“网红”主要是“网红”的简称。 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指因某一事件或行为引起网友关注而在现实生活中或网络上走红的人。 人们。 他们的受欢迎程度往往因自身的某些特征而被网络的影响力放大,这些特征符合网民的审美、丑陋、娱乐、观赏心理。 他们受到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的概念已经延伸到方方面面,包括“网红笑话”、“网红酒店”、“网红景点”、“网红打卡地”…… 。
“网红打卡地”包含了观众、游客前往“网红打卡地”的动力,也有各类“网红”来这里“打卡”的内涵。 “网红打卡地”这个词刚诞生的时候,主要是作为一个好名字而流行的。 指受欢迎的景点,但不限于风景名胜以及其他吸引人们花时间和拍照的事物或地方。 常见于各大景区、地标建筑、特色餐厅、美食店、书店等修饰物中。
近年来,随着“网红打卡地”概念的普及,出现了“新网红打卡地”的表述(如因丁真走红而走红的四川甘孜) )和“打造网红打卡地”。 的做法。 在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地都把“打造网红打卡地”作为重要目标。 例如,2020年,北京推出了一批融合纯正北京文化、体现时尚艺术与城市生活和谐共存、适应新一代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优质文旅消费新场景。 “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 而广东东莞观音山则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开展水利治理、设立珍禽动物保护区等措施,把荒山变成了名山。 还推出了飞天威亚等一系列网红项目,在2021年五一假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网红打卡地”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昵称,体现了网友和游客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也体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改善自然人文环境、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理念的努力。 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网友和游客来说,“打卡”是一次满足精神需求的审美之旅。 对于“打卡位”来说,是一次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2、“网红打卡地”延伸至私人住宅和民间,“打卡”从满足审美需求转向寻求利润、吸引流量。
如今,当我们谈论“网红打卡地”时,很难将其纯粹理解为一个好名字。 就像谈论“网红”一样,甚至带有贬义的味道。
如果说“网红”在诞生之初还是一个中性词语,仅仅用来描述一种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客观现象,那么通过一些低俗博主、网络达人、资本和营销号的“努力” 、“网红”“网红”一词的积极一面已经几乎用尽了。 “网红打卡地”一词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与其说声誉面临毁灭危机,不如说“网红”“打卡”的不良现象正在有序蔓延。
2021年3月,一则标题为“弟子不成就砸大一哥门”的新闻引发关注。 据报道,一名男子想成为“大一哥”朱之文的弟子。 他频频来到门口阻拦,甚至在门前敲锣打鼓喊叫。 遭到拒绝后,他生气了,用重锤砸门,声称自己是在求救。 他索要120万元“青少年费”,最终被公安机关拘留。 这一消息暴露了一些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毫无法治意识的情况下肆意侵犯私人住宅的卑鄙行径。 这种丑恶现象不仅败坏了村民的淳朴形象,还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 不过,这种事情也不例外。 2020年4月,两名男子酒后踢“大一哥”房门的新闻登上热搜。 “一碗拉面3块钱,15年内价格不会上涨。” 这样的悲剧也曾发生在“哥”身上。 我们必须正视“网红打卡地”的延伸影响到私人住宅和民众的事实。 在所谓“网红”的带动下,远近的村民、世界各地的游客在猎奇、跟风、观望、追星的心理作用下纷纷加入围堵大军。 。
近日,看到全红婵家门前人山人海,各路“网红”、“打卡”人士几乎失控了。 不少媒体和网友也呼吁“不要让全红灿成为下一个易大哥”。 在“流量为王”、“流量可以变现”等不良网络环境影响下,“打卡”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睹芳容、拍照分享美好事物,等等。这种行为变得极其功利。 改变。 在一些所谓的“网红”和唯利是图的摄影师眼里,流量和人气就是金钱,赚流量成了他们最大的需求。 这也是他们不遗余力“打卡”的最大动力。
三、政府引导与平台监管相结合,挽回“网红打卡地”的“声誉”
近日,车辆川流不息的成都天河西二街隧道,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不少“网红”开设手机直播,市民拍照“打卡”,不仅阻碍了交通,还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有关部门要及时对公民自发“打卡”进行指导。 据悉,当地交警部门联动多部门开展治理工作,其安全教育和劝说方法值得借鉴。
对于利用流量恶意炒作、营销牟利,甚至进行道德绑架、侵入私人住宅、拉黑群众的“网红”,需要严格的惩戒制度。 在“大一哥”面前踢门、砸门的人被拘留并受到应有的惩罚,但一些唯利是图的人仍然到处“打卡”。 积极健康的互联网生态和“网红打卡地”的美好内涵,迫切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
8月8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相继发布公告,对部分东京奥运会运动员用户恶意炒作、营销牟利等违规行为进行整顿。 抖音平台“下架违法视频3287条,处罚违法直播间106家,处罚违法账号92个,其中永久封禁违法账号32个”。 快手“共处置违法视频5000条、违法直播121条、违法账号106个”。 80个非法用户名。”除了整改之外,短视频平台还呼吁网友“理性为奥运健儿加油,尽量在网上支持他们,避免线下聚集观看,给奥运健儿的家人带来麻烦。”
相关平台严厉打击热点话题、恶意营销等行为的管理措施值得肯定。 他们对非理性“打卡”、围堵、直播奥运冠军家人的日常生活、娱乐他人获取流量等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但这样的威慑有明显的滞后性。 如何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制止闯入私人住宅的疯狂“入住”行为,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及时开展法制教育和正确引导,形成理性“打卡”的社会氛围; 另一方面,相关平台应履行提前提醒义务,提前出台相关规范。 只有少一些越界热衷,多一些理性“打卡”,才能挽回“网红打卡到位”的“声誉”,形成良性发展。
《光明日报》(2021年8月18日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