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是中国的古典名著,人皆共知。可是要问他为什么会写《封神演义》,恐怕就没几个人知道了。要是再问他是在哪写的,就更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是中国的古典名著,人皆共知。可是要问他为什么会写《封神演义》,恐怕就没几个人知道了。要是再问他是在哪写的,就更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来获嘉吧,来获嘉就知道了。因为,许仲琳是在获嘉写的《封神演义》。这可不是瞎说。获嘉徐营的徐氏家族世代都传颂着许仲琳在获嘉写《封神演义》的故事,原题目为《徐进士的三上轿与许蛮子的石磙庙》。故事是这样
明隆庆年间,在江苏应天府(今南京)出了个许仲琳(即徐氏家族世传的许蛮子)。他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文章娴熟。二十岁时即参加乡试,自觉学识对题,一口气写下了一篇六千字的妙文。文中对科举考试的弊端进行了揭示,对官府的也有所抨击。这篇文章触及了腐朽官场的本质,致使他多次乡试不中,直到四十多岁还是童生一个。处在苦闷中的许仲琳,再三思量,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儒服,头顶黄冠作了方外游客,学了不少神道秘诀。后来,他撰写了几十种有关仙道的书籍,并为《庄子》作了注,名曰《南华副墨》。一次方游时,许仲琳仗义执言得罪了清浦县的恶少张秉寅,被其寻仇,只得四处躲藏。
话说,许仲琳有一个姨父叫徐宗邵,祖籍丹徒(镇江),先祖徐老二洪武年间从军,战后军屯落户于河南获嘉县,起村名徐二营(今徐营)。无处躲藏的许仲琳几经思索,便到河南获嘉县徐二营投靠姨父、姨母。姨母家的小表弟徐培植聪慧敏捷,博览群书,是个人才,许仲琳便把自己的满腹学问传授给了表弟。后来徐培植中了进士,并出仕做了清浦县令。
一日,许仲琳来到徐二营大街十字口,恰好碰到村上里正和几个人商讨着到太行山拉石头建庙应风水的事情。原来,近几年徐二营徐氏家族横事连连,一风水大师说,徐营这个徐字与虚同音,当下正有一股邪祟乘虚而来,想克这股邪祟,需用山石建一庙宇,庙敬石玑才行。因村里没钱,到太行山拉石头又费时费工,还想赶快把庙建成,几个人议论来,议论去,苦苦想不出好办法,正愁得不行。许仲琳听出了门道,便指着路边的一个石磙说:就用这个建庙,肯定又快又省钱!里正早就听说过许仲琳很有学识,就仔细讨教。见许仲琳言之有理,当下便拜许仲琳为工程总监,负责收购石磙建庙。
当时,中原一带天灾人祸不断,不少村庄十室九空,有许多闲置的石磙。徐二营建庙要高价收购石磙的告示一出,顿时石磙纷纷运来。许仲琳又假借神仙托梦,晓喻民众:凡自愿献石磙者,神仙降福全家,恩泽亲朋。民众都愿意求得神仙庇佑,遂都自行捐献了石磙。就这样,建庙用的石磙收集齐了。
许仲琳根据神道巫术的原理规划设计了庙殿,将青、红石磙有序错开,把各石磙大头对大头,小头对小头,用白灰砂浆挂口,垒成庙墙,又架上募捐来的木实、梁檩,瓦上青色屋瓦,一座结结实实、青龙白虎撑墙(青石磙为青龙,红石磙为白虎)、风格独具的石磙庙庙殿建成产了。庙殿建成后,许仲琳又令人挖坑将石磙竖起略高于地面,修筑了庙殿至山门的甬道和石磙山门、石磙院墙;殿内神像基座亦按石磙左青龙、右白虎而筑。至此,许仲琳建庙工程竣工,只待塑像安神。这时,里正和族长请县里画工画了一幅获嘉本地传说中的石头女神石矶娘娘像,让村人徐印妞(乳名)按图而塑。生长在江南的许仲琳,从未听说过石矶娘娘,甚觉好奇。里正便告诉他,石矶娘娘是武王伐纣牧野大战时,流传在获嘉地方的一位石头女神,其墓冢就在获嘉城城北。去年沁河发大水,徐二营被淹,接着大雨不停,村里人又开始闹病,徐家人尤为严重。里正和徐姓族长到县里求助,知县不在。县城有人对他俩说:城北芳冢的石头神石矶娘娘十分灵验,你们何不到那里焚香求个吉利?里正和徐姓族长听后,立即到城北石矶娘娘冢前焚香拜求。还真是灵验,当天雨就停了;不到两天,徐二营村原来闹病的人全都十分神奇地好起来了,这石头神石矶娘娘可是救了徐二营一带的人。这次,风水大师让徐二营人修石头庙敬的石头神,也正是这石矶娘娘。这个石磙庙后来经历了好多年,人们还陆续在殿堂内增塑了玉皇大帝、关帝圣君、送子奶奶、增福、财神等多位神像,成了全神庙,一直延续到日寇侵华时毁于兵史火。
再说许仲琳,也是命有机缘,听完此话便对石矶娘娘的来龙去脉产生了巨大兴趣。正当他急着想去考查县北的石矶娘娘冢时,新到任的获嘉知县张蕴道微服轻骑来到徐二营巡查民情,被村上里正发现,引至家中用餐。席间,里正特让许仲琳作陪。张知县慧眼识珠,一眼便看出许仲琳不是等闲之辈,谈吐间爱上了许仲琳的才华,当即把许仲琳引为知己,带回县衙充作幕僚,闲暇时研经说史,谈书论画。
一次交谈之中,说到万历十五年获嘉发生大地震,声如雷震,漏下二鼓复大震(见《获嘉县志》),城东同盟山上的武王庙拜殿倾塌,至今还未修复。于是,张知县便委派许仲琳负责修葺武王庙拜殿。修葺期间,在交谈中庙中长老提起武王伐纣、牧野大战、战前牧誓、战后封神和获嘉的七十二冢等等之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长老所讲,正合乎许仲琳的神道秘诀,加上他连日来不离同盟,数次俯瞰牧野,刹那间一个宏伟的著述计划在脑海中形成。工程一结束,许仲琳将著述的设想告知了知县张蕴道。张知县尚义崇文,遂使主簿传信马号,拨快马一匹、银两若干交付许仲琳,让许仲琳在全县境内及牧野之域调查采风,搜集封神素材。
许仲琳不但对获嘉的七十二冢仔细调研,刨其根源,还以同盟山为基点向周边辐射,西至孟津口,东到朝歌城,北上太行山,南下黄河岸,凡与武王伐纣有关的故事、传说他都一一记下,不厌其烦。他反复进出获嘉县城,东行牧野,实地凭吊古战场,虚拟战车辚辚、戈戟铿锵的惨烈;多次步行至县南,只身拜祭文王陵,幻思诸侯八百举誓同盟的壮阔。此后,在牧野及周边收集到的各种光怪离陆,形形色色的传说及故事残片,开始在许仲琳心中发酵。
他利用所掌握的神道秘诀,将这些故事穿合起来,用超凡脱俗的虚设构思,形成了《封神演义》的创作大纲。思路定准,一顺百顺,哪吒、杨戬、雷震子;纣王、恶来、狐狸精,一个个或威猛高大,或丑陋猥琐的人物形象复活了,动起来了。在同盟山武王庙的静室内,许仲琳下笔如神,一部《封神演义》初稿水到渠成,转瞬全书杀青。
正当许仲琳铺稿润色的时候,知县张蕴道调离获嘉。此后,官府打压巫术,许仲琳被以喧神道邪毒,扬巫术惑众的罪名拘押。好在卫辉知府敬重文人雅士,使许仲琳逃脱。想起历次的惨状,许仲琳不由得神惶惊怵,心虚胆颤,就悄悄潜回江南老家,投奔人在清浦的表弟徐植。
这徐培植经许仲琳点拨后,高中进士,任命为清浦县知县。许仲琳找到徐培植后,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和刊印《封神演义》之难和盘托出。一番交谈后,许仲琳将《封神演义》中的姜太公牧野祭冢封神七十二,删改为姜太公携《封神榜》至西岐,斩将封神三百六十五。此改虽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但避开了自己在获嘉著书犯官之嫌,也掩盖了自己的逃犯之名。然后丢下《封神演义》书稿,自己便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得到书稿后,徐培植亲自联络了同乡的同榜进士贺仲轼等一些有识之士,帮忙出书。贺仲轼闻此书主要取材于自己家乡的古冢传说及整个武王伐纣之事,立即表示鼎力支持。为避免引起意外事端,几人商议,定下了三不明原则,即:不明注刊印年代,不明注作者真实姓名,不明写前言、后记。书稿交付刻印人时,刻印人严遵三原则,特将作者署名印为陈仲琳。
《封神演义》在万历年间终于刻印发行了。一进入市场,《封神演义》立马获得了读者的认可,人们争相传阅,印了一版又一版,一时间洛阳纸贵。不仅在国内,《封神演义》的翻译本在日本、琉球、高句丽、安南、暹罗等地也十分流行。在以后的版本中,有知情的刻印人干脆把作者署名为许仲琳。所以,以后出版的《封神演义》有的署名陈仲琳,有的署名许仲琳,这其实都是一个人。
这就是许仲琳获嘉著《封神演义》的来历。总之,因为武王伐纣,才有了牧野大战;因为牧野大战,才有了获嘉的同盟山;因为有了同盟山,才有了获嘉的七十二冢、才有了姜子牙封神;因为有了七十二冢和姜子牙封神的传说,许仲琳才写出了《封神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