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5623字| 预计阅读时间为 15 分钟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联合启动的2021年“乡村网红”培育计划正式启动。 该计划旨在广泛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乡村网红人才,打造可持续的乡村网红IP,引领乡村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入选的农村网红将有机会参与直播、文旅项目推广和代言。 相关农村网红打卡点将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重点推广。
那么,如何发现和培养农村网红呢?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中心处处长、中国文化中心协会秘书长赵宝英表示,网红的要素是“特色鲜明、亮点不断”。 ,正能量,有吸引力,鼓舞人心,鼓舞人心,幽默“敏感,自然友善,迷人而富有感染力。”
除了“热爱家乡、表现力强、策划创意能力强”等常规评选标准外,今年农村网红评选还新设立了四个维度的能源标准:
首先是能量价值:在互联网或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暖心价值:在“颜值”上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和个性,让网友感到“心动”。
三是星级价值:参考专家、嘉宾的意见,具有较强的培育和提升潜力。
四是实战值:活动最后阶段,线上带货、推广的实际能力。
事实上,去年9月,国家就已启动“乡村网红”培育计划,主题为“我的家乡,我为它代言”。 仅仅半年后,新一轮的计划就接连出现。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培育农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这表明农村网红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需要更多积极向上的乡村网红,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宣传乡村美美食、特色农产品、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现美丽乡村新趋势,真正成为美丽乡村。乡村的代言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新时代乡村振兴也呼唤更多新农民返乡。 当然,他们的规范发展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帮助,而“农村网红”培育计划恰逢其时。
从“李子柒”到“拉面哥”,
那些当红的农村网红
农村网红,说说李子柒。 从走红的那一刻到现在,李子柒一步步走上了一条农村网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5年,李子柒开始拍摄美食短视频。 2016年,新浪微博推出扶持内容创作者计划,李子柒成为受益者之一。 2017年,李子柒正式组建团队并创建个人品牌。 2018年,李子柒原创短视频在海外运营。 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文,宣布李子柒以1410万YouTube订阅量刷新“YouTube中文频道订阅量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她的视频以“四时古香古食”为主题,融入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艺术,如复制活字印刷术、用传统工艺制作自制的书房四宝、川绣缝制裙子、胭脂膏的古老制作方法……用精美的视频展现了宁静诗意的四时田园生活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李子柒在微博上拥有接近3000万粉丝,在国外网站YouTube上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
除了李子柒之外,这两年走红的还有很多农村网红。
2020年上半年,温州小英夫妇因在地里拖着脚走红。 他们欢乐的舞蹈、背后的故事、生活态度深深感动了广大网友,并被央视《东方时空》报道并受到广泛关注。 。 成名后,小英夫妇走上了家乡优质农产品直播之路。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陈向堂博士谈到小英夫妇的走红,称之为正能量。 他认为,“小英通过跳舞帮助丈夫摆脱了困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对家庭来说是一件好事。同时,他们也通过幸福的外表吸引了大批粉丝,并利用直播带货”让商品和流量进入良性循环,不仅树立了家乡品牌,也帮助了周围的人增加了收入,致富了,这就是幸福的接力。”
△温州小英夫妇现场跳舞走红
2020年11月,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20岁藏族男孩丁真因一条短视频走红网络。 走红后,他并没有选择出道。 而是作为理塘县旅游大使宣传家乡美景,为家乡发声,迅速发挥了一流的宣传效应。 与此同时,理塘县也迅速反应,利用丁真的签名奖金,几天之内就推出了旅游宣传视频,催生了一系列舆论效应,彻底让理塘旅游火了起来。
2021年,山东“拉面一哥”程云甫走红,因为一碗拉面3块钱,15年没有涨价。 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涨价的原因时,程云甫表示,他自己也吃过苦,知道老百姓的艰苦生活,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吃到便宜的拉面。 “拉面哥”的诚实、纯真、纯真或许才是他走红的真正原因。
其实不仅仅是李子柒、温州小英夫妇、丁真和“拉面哥”,还有短视频平台上当红的农村网红,比如巧舞九妹、华农兄弟、麦小灯、董家七等。仙女等就是典型代表。
通过梳理发现,大多数农村网红都是先疯狂成长,然后借助平台资源和流量支持迅速走红。 不同的是,董家七仙是贵州省黎平县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根据当地传说组建的团队。 目前拥有超过120万粉丝。 他们通过直播展示侗族婚礼、做糯米糕、斗牛、长桌宴等民族特色,传播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吸引人们到黎平旅游。
农村网红诞生和走红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互联网普惠深入推进,为乡村网红提供基础条件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网红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和数字乡村战略持续深入推进,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9.86亿,农村网民规模3.09亿。 农村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更多人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 疫情的隔离让大家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连接,用户上网意愿和上网习惯加速形成,一定程度上为很多农村网红“出圈”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时代,乡村让城市更加向往,乡村美好生活激发用户情感共鸣
与城市相比,乡村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车马喧嚣,有的只是“青山绿水为邻”,宁静悠闲的生活氛围。 回归田野、回归自然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鸟爱旧林,池鱼思旧深渊。开荒归园。” 陶渊明的《归园》正是当今许多城里人的内心写照。
连续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 乡村发展迅速,风貌焕然一新,让城市更加令人向往。 这也为农村网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乡村网红拍摄的短视频或直播从不同角度展示乡村的美食、美景、民俗文化和美好生活。
以李子柒为例。 除了拍摄美食题材的短视频外,她还关注活字印刷、书房四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地年轻人的喜爱。 人民日报在评价“李子柒走红”时,有一句话非常深刻: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精心演绎,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中国生活之美,让人心甘情愿。顺眼时接近。
上述温州小英夫妇因农村生活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走红。 而“甜蜜野小子”丁真也走红了。 除了他本身的外貌和质朴的气质之外,还和他的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是理塘旅游火爆的原因。
综上所述,农村网红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了当地农村生活最美好的一面。 这种城乡的巨大反差更容易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和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向往和向往。
短视频平台支农三农催生了一大批农村网红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以公众号为代表的图文内容平台红海竞争愈演愈烈,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开始崛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大量流量和资源持续向三农领域倾斜,更大规模地推广“三农内容”,让话语权较弱的农民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催生大量农村互联网名人。
快手推出“快乐乡村领袖”项目时,挖掘全国农村有能力的快手用户,为他们提供业务和管理技能培训,并整合当地特色产业资源和品牌资源,为他们打造短视频。 网红,再通过“产业资源+品牌资源+网红”的整合,深化服务、做大产业,带动整个村庄、整个区域脱贫。 截至2020年5月,快手幸福乡村领军工程已发现和培养了74名乡村企业家,为当地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累计增加了3000多个贫困户的收入。
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也是三农领域的佼佼者。 头条数据显示,仅2018年,“三农”创作者就有3.2万人,发布“三农”信息超过200万条,阅读、播放总量约500亿次; 截至2019年,“山货头条”已帮助11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近55万人参与收购山货扶贫。 西瓜视频的三农达人版块通过流量扶持、电商导流等方式帮助众多农民及其乡镇增收。
知名三农创作者“巧妇九妹”是西瓜视频2017年打造的首个电商网红,她利用视频帮助广西灵山的农民销售荔枝、龙眼等水果,并帮助销售了更多至今已超过800人。 一万斤。
淘宝、聚划算等电商平台也对农村给予一定的推广补贴,落实“爱心助农”。 自媒体与电商平台结合,通过制作自媒体视频吸引大量忠实粉丝,然后将流量引流到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变现,从而解决农产品变现的问题。在线流量转化。 尝到农村网红甜头后,不少农民纷纷效仿,农村网红“出圈”走红成为必然。
新时代农村网红如何可持续发展?
农村网红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他们从探路者转变为新时代农村的代言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乡村网红的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乡村网红本身和自媒体平台的共同努力。
首先,农村网红要有明确的定位
首先是内容主题定位。 目前,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同质化严重,普遍缺乏创新性、独特性和差异化。 知名农村网红的定位非常明确。 比如李子柒的视频定位就非常明确,那就是“古风+美食+传统文化”。 华农兄弟定位“养殖+食品”,专注于竹鼠养殖、食品生产和农村日常分享。 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乡村的真实面貌,积累了大量粉丝。 明确的内容主题定位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识别度,有利于乡村网红品牌的打造。
二是商业模式定位。 被大众所熟知的只是头部创作者,很多腰部创作者往往很难获得高度关注。 即便“一夜爆红”,也未必能继续火下去。 专家分析,如果单个人不能及时将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火”很难维持两年以上。 对于那些没有实力组建团队的农村网红来说,编笑话、拍视频都得自己操作。 工作量大但不一定能吸引观众。 想要长久流行,还是需要更专业的商业模式来运营。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自媒体+电商”的投放模式,通过自媒体视频的制作吸引大量忠实粉丝,然后将流量引向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变现。 。 主要收入来源为平台签约、流量佣金、打赏收入。 和农产品电子商务。 此外,还可以像李子柒一样创建个人品牌,并成立专业公司来运营。 另一种组织模式是MCN机构协作体系,本质上是经纪业务,但又超越了经纪业务本身,更接近于“个人+公司”的共生。 MCN签约网红一般有两种类型。 你可以和已经积累了一定人气的博主签约,实现更快更好的变现,也可以自己培养网红。
二、自媒体平台应加强监管、培训和支持
农村网红经济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乱象。 比如,一些农村网红通过低俗炒作、脏话等方式挑战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甚至出现制假售假的乱象,对农村文明造成了影响。 。 在“流量为王”的市场竞争中,我们不能为了流量、博眼球而盲目生产、制作、传播低俗、媚俗、庸俗内容和兜售假冒伪劣产品,更不能让一棵烂树毁掉整个社会。森林。 。
头条短视频平台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对农村网红进行持续专业培训,引导、规范、约束农村网红产出优质内容,让“短视频+直播”得以巩固和做大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 《新农具》。 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做好监管,运用现代高新技术丰富监管手段,净化网络环境,为农村网红营造良好健康的创作环境。
在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村网红应该充当美丽乡村的引领者和代言人,成为传播正能量、引导乡村时尚的主力军。
结论
农村网红的培育并不在于把每个人都变成月入千万的李子柒,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技术和流量,充分发挥农村网红的带动作用,不断改造流量助力乡村振兴。 让乡村美景、美食、农产品、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质资源和产品通过更丰富的渠道被更多人认识,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引领乡村建设乡村文明。
数字时代的市场竞争是残酷的。 只有不断创新内容、匠心运营,才能取得长远成功,真正实现乡村网红IP的可持续发展。
话题互动
您对农村网红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