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五岁,入读国际学校。
时为1999年,香港回归后两年,教育制度开始翻天覆地,变来变去,家长对本地学校失去信心,有朋友把念初中的子女急急送到外地去留学,子女念幼儿园或小学的家长,纷纷送子女进国际学校。儿子入读的国际学校,门外天天泊满不少名车,校务处挤满了穿名牌的太太替子女抢报名表。据说高峰期有三千多人等候名单。
本地学校并非一无是处。很多家长问我,他们应把子女送入本地学校还是国际学校?我的答案是,首要考虑家中的语言环境,如果家中无人懂英文,子女在国际学校以讲写英文为主,会造成三大问题:
一,子女在功课上,尤其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有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帮不了,除非长期请补习老师;二是子女在学习上会比其他同学慢,因家庭缺乏英语环境,在家除少有机会练习英语外,所接触的电视节目、书报等都非英文,英文程度难以赶得上,学业成绩会稍逊,打击子女自信心。自信是立身处世的瑰宝,绝不可以失去;三,当子女完全融入国际学校社群,与父母之间会筑起无形的文化差异铜墙,子女会觉得难与父母沟通,父母亦然,是否值得?
另外要考虑子女的性格,选择国际或本地学校,是项平衡子女性格的工程,如子女像我儿,天生性格传统、非常守规矩,为免他长大后一成不变、过分保守拘谨、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从单一角度看事物,很易变成下雨天没伞不出门、没球鞋不打球的呆子典范,我才考虑让儿子入读更重视培养个性的国际学校;相反,性格反叛、喜欢破坏规矩、鬼主意多多的子女比较适合送到本地学校去管教,克制一下野马性格。
儿子进了国际学校, 正式开始读书工程。作为香港人,在华洋荟萃的地方,两文三语流利、繁体简体字通晓是基本需要,没理由明明一张黄面孔,母语是中文,讲的写的却都是英文,太讽刺太失礼了,为此另聘一位在职的中文老师,依足本地学校中文课程替他一星期上三节课,及请普通话老师每周上一节普通话课及学简体字。儿子除了要应付学校功课,还要完成严厉的补习老师给的功课、默书和考试,我的愿望是他能看懂中文报纸和我至爱的金庸武侠小说。
我则尚有心结未解开,就是证明以儿子的实力, 足以跻身本地名校。
收到本地D名校的面试通知后,决定带儿子应试。朋友认为我无需多此一举,因为儿子已入读师资、环境都五星的国际学校,要是D名校取录他,岂不要做鱼与熊掌的艰难决定?不难,我有言在先,就算儿子侥幸考进D名校,也一定不转校。
我既明言让儿子念国际学校, 其实是向本地教育做出,如儿子被本地学校拒收,会被视为“因为考不上便美其名为”,要把话说得响亮,就要考进去, 然后拒绝入读。
以此身教儿子, 口讲无凭,行动才是最有力证明。
面试第一关,先向校长报到。站在他后面的几名职员,按通知书上的号码,从几个大箱子中抽出儿子的报名表格。校长没给我们一个正眼,拿着红笔,双眼盯着报名表格, 没头没脑地问:“一个还是两个?”我看看自己和儿子答:“两个。”校长马上抬起头,板着脸问:“爸爸呢?”“他没来。”换来不屑的语气:“即是一个!”并在报名表上用红笔写上“1”字,儿子便被带到班房去面试,我和一众家长站在学校路边等候。
“即是一个!”一个小孩考学校,要父母告假不上班陪同面试,花上两个成年人的工作生产力,就是要给校方一个表面、肤浅的好父母形象。
很多学校有个潜规则,认为爸爸和妈妈肯花时间陪孩子来面试,即是父母紧张子女学业,会增加录取机会,哪管原来父母实际上是否扮演关心子女,也不管父亲不来是为赚钱养家。在商业竞争激烈、老板精打细算的社会,要求父母陪同子女面试,完全不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这也是歧视单亲家庭的表现,认定只有父或母的家庭,子女的父爱或母爱失衡,会影响子女学业,实在欠公平,不是应有教无类吗?
据知,那年有超过二千名考生,学校仅收110多名新生。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来电报喜讯:你儿子被D名校录取了。
我马上赶到D名校,大门外贴出一张包了透明胶的普通白纸,上面有110个名字,对我来说是状元榜。快速扫描,看到儿子名字了,呆在当儿,脑袋空白,不期然掉下眼泪来。儿子达标了,我喜极而泣,一个人站在烈日下流泪。
回到家里淡然跟儿子说D名校收了他,他说:“我不转校。”我当然不会食言。
本文首发于《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