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物理学家杨振宁18亿遗产已分割完毕,其与前妻杜致礼的三子一女分得现金资产,现任妻子翁帆只获得了一幢3层别墅的居住权。
俗话说,一个男人的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杨振宁的遗嘱曝光后,网友纷纷替翁帆感到不值,28岁嫁给大自己54岁的杨振宁,多年来把杨振宁照顾得体贴入微,如今却只得到一套房子的居住权,真是人心难测。
其实,关于杨振宁和翁帆的这段“老少恋”,众人一直不看好,就连著名主持人杨澜也曾问过杨振宁:“您去世之后,想过翁帆怎么办吗?”
而杨振宁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度让当时的翁帆觉得他们之间根本不是爱情。
杨振宁到底说了什么?
既然知道杨振宁对自己的感觉,对这段婚姻,翁帆又为何坚持了这么多年呢?
美满的第一段婚姻
1995年,翁帆第一次见到杨振宁。
彼时,杨振宁和前妻杜致礼还是人人艳羡的一对伉俪,他们夫妻二人受邀去汕头大学参加物理学家大会,聪明伶俐的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两位学者。
当时的翁帆才19岁,刚上大一的她充满朝气,很受杨振宁夫妇喜爱,三人相处十分融洽,甚至还拍了照片留纪念。
而翁帆不仅为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的成就所折服,也被他和夫人杜致礼之间深厚的感情所感染,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憧憬。
汕头大学毕业后,翁帆在当地一家企业找了一份工作,后又去了深圳,在高尔夫俱乐部任职。
在此期间,翁帆结识了一位香港人,对婚姻满是期待的翁帆,很想和杨振宁夫妇一样,成立一个幸福的家庭。
很快,她和这位香港人士办理了结婚手续。
可事情却没有朝着她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仅仅2年时间,翁帆的这段婚姻就宣告结束。
离婚后,翁帆开始一心搞事业,她报考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生,努力提升自我。
虽然自己过得并不如意,但每到圣诞节时,翁帆都不忘给杨振宁夫妇寄一份贺卡。
对她来说,杨振宁夫妇不仅是她所崇拜的人,更是她的向往。
此时的她并不知道,杨振宁夫妇不仅没有收到她的祝福,而且还在经历人生中最大的悲痛:天人永隔。
2003年,杜致礼因病救治无效去世,她和杨振宁53年的婚姻从此画上句号。
杜致礼去世后,杨振宁曾一度陷入悲伤,他想起当年在西南联大代课时,第一次见到杜致礼的画面。
作为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知书达理,在人群中格外耀眼。
可当时,碍于老师的身份,杨振宁并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直到在美国两人的再次相遇,杨振宁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缘分,他的心再次泛起了涟漪。
而杜致礼也对这个年少有为、一表人才的青年充满好感,两人身处异国他乡,很快擦出了火花。
1950年8年,28岁的杨振宁终于抱得美人归,携手杜致礼走进了婚礼殿堂。
郎才女貌的两个人,为人所艳羡,而他们的婚后生活也十分美满。
为了让杨振宁专心研究,杜致礼做了他的贤内助,收拾家务、照顾孩子,给远在国内的老人保平安,杜致礼做得面面俱到。
她的付出,被杨振宁看在眼里,所以,当1957年,35岁的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时,他首先对妻子杜致礼表示了感谢。
杨振宁和杜致礼,从年少走到年老,情深自是不必说。
杜致礼走后,杨振宁很长一段时间从不睡床,他在卧室摆了一张单人沙发,沙发前是一台电视机,多少个日夜,杨振宁无法入睡,只能靠看电视打发时间。
当时,杨振宁已经接受国家邀请,选择回国助力国家搞科研,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朱邦芬去杨振宁住的地方,看着家里的摆设,便开始劝说他走出伤痛。
杨振宁并没有续弦的打算,就这样,时间转眼到了2004年年初。
一封封贺卡从美国转寄到了中国,杨振宁看着贺卡上的寄件人,正是曾经接待他们的翁帆。
被人质疑的第二段婚姻
翁帆很快就和杨振宁确立了关系,由于是圣诞贺卡让他们再次取得了联系,所以他们于2004年12月24日,在广东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手续。
两人结婚的消息很快流传开来,杨振宁从此被推上风头浪尖,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并不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而是他的这段“老少恋”。
对于他们的这段婚姻,大家所持的态度非常一致:长不了。
还有人说,杨振宁之所以娶翁帆,是因为她和年轻时候的前妻长得很像。
可时间是最好的答案,这些年,翁帆陪在杨振宁身边,和他一起过低糖、低油的生活,照顾他的日常。
翁帆说:“我最喜欢和他窝在沙发里,看书也好,聊天也好,这就是我想要的。”
杨振宁说:“她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
这句话来自杨振宁给翁帆写的一首诗,原文是这样的:
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
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
生气勃勃而又可爱俏皮
是的,永恒的青春!
噢,甜蜜的天使,你真的就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
给我的苍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欣喜。
虽然和杨振宁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但在翁帆的脸上几乎看不见“岁月的痕迹”,同杨振宁出席公众场合的每张照片里,她永远容光焕发,看向杨振宁的眼神里永远闪烁着“幸福的光”。
她得到了想要的岁月静好,而杨振宁也确实把她捧在手心呵护着。
不过,即使两人从未在乎过世人的眼光,关于他们的“风言风语”却从未断过。
“(女方)为了金钱和地位,甘心照顾一个老头子。”
对于这样的诋毁,翁帆从不避讳,她甚至在一档节目中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杨先生是我生命中的带路人。”
不得不说,翁帆是个聪明的女人,经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她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与其他人相比,杨振宁有着至高的社会地位,还获得了崇高的科学成就,如果用一种比喻来形容杨振宁之于翁帆的作用,杨振宁就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不仅能为她遮风挡雨,而且能为她的人生提供很多别人给不了的建议。
所谓爱情,并不是你不图他什么,才算是真的爱情。
初见面时,你或图他潇洒英俊,而他,或图你面若桃花,率真可爱;
再见面时,你或图他出口成章,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他,或图你贤良淑德,爱干净善家务。
总之,一段持久的、真实的感情,都是有所图的。
聪明如杨振宁,他当然知道,以自己的年龄不可能吸引青春貌美的翁帆,可他的学识,他丰富的阅历,他获得的成就,却是他在这段感情里的加分项。
对于翁帆的“所图”,他甘之如饴。
嫁给杨振宁后,2010年,翁帆和杨振宁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创作会歌《重逢》。
2011年,翁帆入读清华大学建筑系读博士。
此后,翁帆曾不止一次和杨振宁出入各种学术场合,并受人尊重。
或许靠她自身的能力,也能去清华就读,可如果没有“杨振宁妻子”这个身份,她想得到众多学者的尊重和赏识,恐怕还要很多年。
这些,是翁帆选择这段婚姻得到的“便利”,当然,既然选择了这样的婚姻,她自然也要承受其带来的“不便”。
爱情这件事
生活中,翁帆和杨振宁也并不一直都很和谐。
平凡夫妻有的沟通问题,翁帆和杨振宁也存在,而且,加上两人54岁的年龄差,两人不仅在生活作息上不同,所了解的信息也存在误差。
生活作息方面,是翁帆选择了迁就。
以前不喜欢早起的她,为了迎合杨振宁,也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而在信息误差方面,两个人却学会了彼此迁就。
翁帆曾很多次说过,她和杨振宁确实存在认知差距,比如他知道的电影或明星,翁帆不知道,而翁帆知道的杨振宁又不知道。可经过了多年的共同生活,两人都学会了欣赏彼此。
这些日常生活的小小摩擦,通过沟通、谦让都可以解决,可当面对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严肃的问题是,真正的差异就出现了。
在一次杨澜的采访中,杨澜询问了杨振宁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去世了,想过翁帆怎么办吗?”
杨先生沉思了一下,说道:“对于这个问题,我脑子里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思想。”
“我是既希望她寻找新的幸福,又不想让她和别人再婚。这两种想法代表了‘两个我’,一个是稍年轻的我,一个是命不久矣的我,不过,最终还是年老的我胜利了。”
“如果我去世了,我希望她能再婚,早点儿忘了我。”
杨澜为这样真挚的感情感动不已,可翁帆并不这么认为。
她表示,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生死相随吗?为何能看着深爱的人投进别人的怀抱呢?
翁帆有限的认知让她对杨振宁的“一番告白”不为所动,甚至因此开始质疑两人的感情。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和见识也有了沉淀,几年后,翁帆再次表示,自己对杨振宁这样的说法产生了理解。
“现在的我很感激他能说这样的话。”
而对于当年为何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爱上一个比自己大的男人,翁帆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崇拜和仰视,足够让当时的我爱上他。”
如今,在众人不断的质疑声中,翁帆陪杨振宁走过了一年又一年,2022年,是杨振宇的百岁诞辰,生日宴上他表示,很庆幸有翁帆的陪伴,他才多活了一年又一年。
可百岁诞辰后,年事已高的杨振宁却意外跌倒,导致了脊椎骨破裂。
住院期间,翁帆一直在他身边悉心照顾,外界也终于对翁帆表示了认同。
然而,等杨振宁出院回家没多久,一则关于杨振宁立遗传的新闻再次让两人登上了新闻。
新闻中报道,杨振宁将自己的所有资产全部分给了和前妻的孩子,和他一起生活十几年的翁帆却只拿到了一栋别墅的居住权。
据爆料,这栋别墅是清华为杨振宁专门建的,产权归清华所有,作为杨振宁的家属,翁帆确实只有居住权(后被杨振宁否认)。
对此,无数网友开始为翁帆不值,表示她28岁嫁给杨振宁,多年来陪伴其左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样的结局对翁帆太不公平。
可是,公平不公平,从不是外人来评断的。
对翁帆来说,选择和杨振宇在一起,她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无论是爱情还是其他什么。而且,她一开始图的,就是杨振宁能带给她的精神世界。
所谓爱情,就是你想要的,他(她)刚好具备。
如果你图钱,就找一个钻石王老五;如果你图长相,就找一个颜控;如果你图踏实安稳,就找一个稳重顾家的。
当然,前提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至于他人,没资格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