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5日讯 (记者 刘延佶)吉利汽车董事长、政协委员李书福今年撰写提案力争为“”正名。他称:“我们为什么要出租车公司存在,司机为什么不能直接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开出租车?现行的出租车市场管理机制,产生了管理部门的既得利益、地方保护的既得利益和运营老板的既得利益”。李书福建议“”属合标准应加入出租车运营。
图为吉利汽车董事长、政协委员李书福。(资料图)
无独有偶,日前,李书福赶赴发布会现场的途中遭遇早高峰,等了二十分钟,也没成功打上车,“最后一辆‘’停下来,我们没办法才坐了上去”。与“”缘分不浅的李书福质疑现行出租车市场管理机并欲为“”正名的举动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调侃李书福称:“李书福居然也坐‘’,汽车大王够节俭的。”
调侃归调侃,还是有众多网友表示支持李书福的提案,“好提案”、“绝对支持”之声不绝于耳。在支持之余,很多网友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网友“km8896”表示支持出租车市场化并建议:“放开出租汽车数量管理,像商业活动一样,靠市场自身调节出租车数量多少。建议比照个体工商户营业登记管理,想从业TAXI的去交通局登记即可营运。登记的基本条件:可安全行驶一年以上的汽车,车主身份证、行车本、全额汽车商业保险、20万元从业押金(用于解决消费纠纷)。”
网友“刘邦村长”也认为出租车行业被几家公司垄断是不应该的,他认为:“如果允许符合条件(通过检验和审批)的私家车进入出租车行业,一举多得:一是大幅降低成本;二是促进就业;三是解决打车难问题;四是减轻乘客负担;五是增加司机收入。现在不改,不是管理水平问题,是既得利益问题。”
从众多支持的回复中可以看出李书福的提案深得人心,但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网友欧阳小康认为不经过调查研究的提案并没有可行性:“大量增加出租车,过了高峰期,打车的少了司机的薪水谁来发?能保证薪水不下降?能保证打车费用不上涨?”网友科达则认为:“‘’的存在从深层次来说是城市道路交通不完善的表现,‘’合法化并非是治本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