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有很多的人背起行囊踏上北漂的路途,每一天也有很多的人收拾心情离开这座城市。 有人已经下定决心为了随时可能出现的机遇在这里继续停留,也有人仍在犹豫过年回家之后还要不要选择回来。 “留下是一种勇气,离开则是一种智慧。”鲁惠玲(化名)若有所思地对记者说。 “路过”北京的繁华 “从未想过在北京留下,北京只是一个路过的地方,最后还是要回家的。”今年25岁的鲁惠玲老家在河南濮阳农村,毕业后来北京打工,经过近两年的打拼,她还是选择回郑州生活。 两年的北漂经历对于鲁惠玲而言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笔财富。和多数漂在北京的打工者一样,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清晰的规划,两年间她换了三份工作,时间最久的一份是远程教育的销售。 鲁惠玲学的并非销售专业,但是她想,“外地人在北京想有好的发展,做销售门槛较低,是不错的选择。”10个月的销售经历让鲁惠玲改变了自己原本内向的性格,也让她感到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一方面,销售的工资与业绩挂钩,很不稳定;另一方面,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让鲁惠玲对生活质量感到不满。“一个月两三千元的工资在北京根本不够用,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两年间,鲁惠玲只去过两次西单,一次,一次798。对她而言,北京的繁华只是一种“路过”。 “能适应北京快节奏的状态,回到二、三线城市就会生活得很从容。”鲁惠玲告诉笔者,身边很多人都跟她的想法一样,来大城市工作只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在二、三线城市生活。 “之前总想去大城市看看,觉得一个女孩子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历,现在没有遗憾了。”厌倦了销售工作的高强度和精神世界的漂泊感,深思熟虑后,鲁惠玲决定回郑州。 “淘金”在郑州的淡定 “我更想要一种稳定的生活状态,不用总是担心业绩和工资。”鲁惠玲这样解释自己回郑州的理由。在北京两年的工作积累让鲁惠玲的工作能力迅速得到提升,很快她就在郑州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一家企业做文字工作。 新工作的压力并不大,甚至有些“清闲”。习惯了北京的快节奏,突然慢下来的鲁惠玲起初还不太适应。“在北京一天干的活儿顶在郑州干好几天。”鲁惠玲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些空虚,甚至开始怀念在北京忙碌的日子。后来她利用闲暇时间做起了兼职,生活逐渐充实起来。 2013年初,经朋友介绍鲁惠玲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小程,他们不仅是同乡也有着类似的工作经历。小程学过几年动画制作,毕业后他在北京的一家动漫公司接受了半年培训,而后在该公司任职。 “每天都在加班,工作到晚上十点多,回到住的地方就睡觉,几乎没什么业余活动。”回忆起在北京的生活,小程觉得快乐的记忆并不多。“北京虽然繁华,但是不适合安家。” 回到郑州后,小程明显感到自己的动漫制作技术水平颇具竞争力。目前他在郑州高新区动漫产业园区的一家动漫公司上班,主要负责对动漫人物进行动作设计。虽然与北京相比,郑州的动漫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小程觉得,这正是自己发展的上升空间所在。 现在,鲁惠玲和男朋友的月收入都稳定在5000元左右,这在郑州已经算是不错的薪资水平。对于当初离开北京的决定,两个人都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郑州可以挖金的地方还很多,只是需要善于发现的眼睛。”北漂生活不仅让他们变得沉稳、成熟,也让他们拥有了全新的思维方式。 触碰“稳稳的幸福” “在北京根本不敢想买房和安家的事情,但是在郑州就不同了。”与在北京时的迷茫、无目标不同,鲁惠玲已经和男朋友一起对未来进行了具体的规划,过有幸福感的生活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 目前郑州的房价平均在7000元左右,新建成的地铁沿线房价在万元上下,并有不断走高的趋势。虽然两人月收入相加逾万元,但是离买房安家的目标仍有差距。鲁惠玲希望能在两年之内,和男朋友一起赚到一套二手房的首付。“在郑州生活虽然也有压力,但是能看到希望。”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颇为感性的描述出现在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指导精神。这也让鲁惠玲对未来的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如果两年后在郑州买房实在困难的话,我们会考虑回濮阳老家生活。”鲁惠玲并不认为回老家是一种退步和妥协,她反而觉得当初离开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回去。“反正年轻的时候已经在外打拼过了,回老家也不会觉得后悔。有时候实在没必要跟自己较劲,我想要的是稳稳的幸福。” 马年春节就要到了,鲁惠玲打算和男朋友回老家订婚,然后和父母一起商量婚期。说到结婚,鲁惠玲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也许她想要的生活就是从平淡的日子中感受快乐,能够看到明明白白的远方,那份“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触碰,不会陷入迷途…… 【编后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受种种主客观条件制约,一线城市能够吸纳的转移人口越来越有限。相当一部分在一线城市里工作的打工者不断地在留下和离开之间徘徊,在一线城市的机会和二三线城市的安稳之间纠缠。在一线城市里,他们漂着,找不到安全感,受挫感强、前景不乐观,难以扎根。回到二三线城市,总觉心有不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即使回到二三线城市,他们也会有“些许”的不适应。 事实上,也确实有一些年轻人看到他们在一线城市的工作经历能帮助他们找到更加符合期望的工作,得到理想的职业发展。然而,对于个人来说,生活中除了要权衡专业的发展机会之外,还要权衡生活品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较低,年轻人工作两三年后就能有自己的房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优势所在。生活成本更具现实吸引力。 就生活条件而言,现在许多省会城市已经接近一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会减少地区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生活设施上的差异。这样的背景下,在二三线城市选择工作,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打工者未来的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