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 14:46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严粒粒
我在电影院,亲身经历了《邪不压正》的两极化口碑。
忘了看到哪儿时,我睡着了。迷迷糊糊醒来,身边观众看得入迷,发出阵阵笑声。
原本是忌惮姜文的口碑,后来上网一搜,松了一口气:两个小时电影里,有人赞叹“很姜文”;也有人“莫名其妙”。一时间,“姜文走下神坛”的评论铺天盖地。
众多争议的论点,基本围绕“讲不好故事的电影是不是好电影”这一问题展开。而问题根源,很大程度上因为电影里充满了历史隐喻。有人数过,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全片少说20个“彩蛋”难免成为观众的阅读障碍。
姜文是个对“约定俗成”有抗争的人。《邪不压正》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著小说《隐侠》叙述重点。那些老北京乡愁与旧韵是点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才是主菜。
到现在为止,少有一位中国导演的作品,像姜文的一样,能够提供如此多向度的读解空间。难怪看完电影,我满脑子都是怅然若失:这电影,我怎么看不懂呢?
于是,我开始四处搜索解读。渐渐地,探索背景知识也成了看电影的附加乐趣:
李天然入职协和医院不久就碰上了一具尸首的检查,这就是历史上确有其事的“帕梅拉案”;裁缝巧红在电影里背负着血海深仇,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因刺杀孙传芳名震一时的巾帼英雄施剑翘;片中根本一郎明面上开办书屋,实际上贩卖鸦片,恰恰正是日本当时号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欺骗行径……
甚至我还发现一个与电影诠释不甚相同的证据:梁启超的右肾恐怕没有割错。他曾在《晨报》上发表文章表示:“右肾是否一定要割,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据当时的诊查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
意想不到,《邪不压正》的后续作用,远远超越影院观赏的当下。一部复仇电影,竟然补了一堂历史课。上一次热衷于解读,还是在电影《湮灭》上映时,学习了一些有关DNA的重组的生物知识。
从这个角度看,一个作品真正的评价,肯定不取决于上映期间听到的声音,甚至票房。如果是这样,《大话西游》如何成为经典?
要知道很多年前,《大话西游》在香港上映时曾经营惨淡。而后,当拷贝版本转移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公映时,影片的巡回式结构、台词对白、经典解构等文化价值,开始在专家学者的讨论中发光发热。
不如先别忙下定论。很多年后,当我们再一次议论起《邪不压正》时,话题除了围绕彭于晏的肌肉、许晴的妩媚,如果还会有“这部电影讲了啥”“为什么这样拍电影”的困惑——
到那时,对问题做出解答,就是导演姜文、电影本身的文化意义、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