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羞答答地中国内地静悄悄地展现自然之美
在07年,我目睹了两个新晋的娱乐圈“暴发户”,分别是王宝强和汤唯。无论如何,这两位人的命运都让人羡慕不已,一个被导演冯小刚青睐,而另一个则是李安的关注对象。真不知道他们未来会走向何方,一开始就达到了许多人一生难以企及的高度,至少目前我已经开始有些厌倦王宝强了。他那破锣嗓子还敢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谁没有钱回家过年,他还能说得上话呢。
如果没有《士兵突击》,《奋斗》可能会成为今年最受欢迎的一部电视剧。《士兵突击》可以让人连看三遍,而《奋斗》只需一遍就足够了。这部剧结合了韩国剧集与本土元素,是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次尝试。它拥有出色的演员阵容、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奋斗主题,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新人类风格与北京特有的贫富差距展现出来。在这部剧中,没有爱情基础,只需要爱就是爱,而且这种爱情往往充满起伏。而主角是一个身为房地产大亨之子的孩子,养父是一位规划局领导,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奋斗的?他的亲爹给他金钱支持,养父帮忙改动规划,还有他的女朋友帮助工程获得巨额利润,这样的提成几亿大元,让我想知道一个人怎样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当我初次见到夏琳,我便被她的独立自信和美丽所吸引,她既贫穷又傲慢,在这样的形象面前,我必须对她产生深厚感情,这才符合常规。而米莱因为富裕而无法长久存在,因为她不符合角色设定。不过,无论如何,《奋斗》的故事线很精彩,有着富裕者和贫穷者的交错,以及友情、亲情的大量出现,其中夹带着关于爱情的话题。
相比之下,《士兵突击》显得更加粗犷,不同于大家对秀色脱俗逐渐失去兴趣时,它展示了一种不同层面的内涵。我看到许三多,每个人都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未曾知晓的一面。虽然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像许三多那样,但没有人会批评他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称呼得那么随意,也没有哪个农村孩子会口口声声地说:“活下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这些看似哲理实则有点矫饰,让人感到迷惑。但他却更贴近底层,更接近普通百姓生活中的艰辛。我觉得把王宝强叫作暴发户肯定有人不高兴,他那张脸,那些表情分明都是身边兄弟或远方至亲至爱的人心中的记忆。而这个家伙真的幸运地赶上了,他在电影如《天下无贼》、《暗战》、《集结号》中留下深刻印象,即使有一些烂片也幸运未播出,以免影响现在如此高的地位。而马伊琍也算是赶上了,与千万怀揣明星梦的人们相比,她仍旧是个幸运儿。
1993年马伊琍首次亮相,在《刘海粟》里扮演女主角陈晓君。此后数十载,她作品不断、体态保持完美,从某一部戏开始大家逐渐记住她的模样——柔弱中透露内敛,一笑露出虎牙甜蜜又自然,有点山口百惠的风范。
《奋斗》的热潮爆发,对于马伊琍而言,不过是在本色出演。她塑造的夏琳独立自信,是这部偶像剧的一个亮点。在众多时尚逗贫的青年群体中,她代表传统价值观。这一年,一向缺乏荣誉感的“文艺青年”马伊琍终于受到各类奖项关注,就像简.艾勒小说里的简·欧姆斯伍德一样,被忽略。一夜暴涨红人的BQ红人榜年度艺术红人奖、北京电视台影视盛典最佳人气奖等等。我不知道这些奖项早晚要颁发给谁,不过好歹不是1993年的那个时候给她。她依然让我看到太多成长空间,比起一夜之间崭露头角,更显稳重可靠。
从业10余载,马伊琍羞答答地玫瑰静悄悄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