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校招上海10月气温创历史新高
导读: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今夏“二刷”高温红色预警。13日,上海最高气温高达40.9℃,追平1873年以来最高值,与2017年并列第一。
7月13日,出行市民做好防晒防暑措施。当天14时30分,上海市徐家汇站气温冲至40.9℃,这一数值与有正式气象观测记录以来(1873年以来的)最高气温纪录相同。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沪字牌烤箱”火力全开,申城高烧不退。截至当天,上海今年已出现14个高温日,并发布了2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9个橙色预警信号。在5日至今的连续9天内,其中10日和13日两天都超过了40℃。
上海今夏不仅温度极为偏离常规,而且提前到来,即使还未进入伏季,该地区已经迎来了热浪。据报道,从上旬开始,一些地方的白天最高气温突破了40℃,这在有历史记录的情况下尚属首次发生。
副热带高压强劲发展,使得南方地区遭遇了一场令人窒息的酷热。此外,不仅白昼充满了炙热,如同夜晚一样也难逃酷暑之苦,让人感到每一刻都是煎熬,无休止的炎热似乎永无止境。
从6月底到10号24时,以往12小时内,在徐家汇这片区域内,每一刻都处于一个持续不断的30多度以上的状态。而直到11号凌晨才通过降雨缓解下来,当时最低温度稍微下降到了27摄氏度。但随后又迅速恢复到了30多度左右,再次融入那段持续不断、高于30摄氏度的大环境中去,这种持续性的变化让人感到非常疲惫和焦虑,就像是心脏快要停止跳动一样。
此外,还有一些特别情况发生,比如说,有些检测点因为没有空调而被迫面对更为恶劣的环境条件,而工作人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物理降温措施,比如将毛巾冰冻,然后用防水布包裹起来戴在脖子上或者穿着冰冷衣服作为额外层衣物等等,以此来抵御烈阳下的酷暑攻击。
同时,对于老年人口来说,由于体质较弱,更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影响,所以他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免受中暑伤害。如果出现任何症状,最好尽快寻求帮助。在这个时候,每一次呼吸都是生命的一次考验,每一次步伐都是对健康的一个挑战。但即便如此,也有人选择独自一人出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对于身体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因为他们可能会忽略或轻视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种危险之中。而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并承认自身局限的人们,他们通常会选择更加谨慎地行动,比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或是尽量找到阴凉的地方避免直接照射,以及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等方式来减少风险。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人们如何试图以各种方式应对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挑战,并希望能顺利地渡过这段艰难时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