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极速版少年冲刺撞入ICU的悲剧瞬间
导读:左侧肢体全瘫,右侧颈内动脉闭塞,颅内大面积脑梗死......难以想象,这竟然发生在一个15岁男孩身上......小周(化名)身高176cm,体重200多斤,平时只要动一动就累得气喘吁吁,每周的体育课更是他的“噩梦”。
这天刚好800米测试,哨声一响,小周努力迈开腿向前大步奔跑。还没跑几步,只见他“咣当”一声猛地摔倒在地。身边的同学赶紧停下来扶他,却发现他左边的腿和胳膊竟然不能动了!老师带着同学们赶紧将小周就近送到了当地医院,医生检查后初步判断是中风,父母怎么都不敢相信,所以立刻将他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
紧急手术开通血管
术后病情一波三折
当天值班的神经内科陈天文医师查体后发现小周左侧肢体肌力0级,因此立即送CT室进行血管评估。结果显示他的右侧颈内动脉闭塞、颅内梗死核心区52ml、缺血半暗带127ml,使得确诊为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并需紧急做颅内血管开通手术,以避免脑水肿死亡风险。
下午,小周接受了2.5小时的手术过程,其中取栓共五次,将顽固的栓子取出并再通右侧颈内血管。术后,他恢复至1级,但转入ICU监护。
第二天上午,当医生发现小周意识状态改变,由嗜睡变成了昏睡,他们便进行头部CT复查。在压迫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情况下,小周已出现脑水肿加重。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干预。此刻,一场去骨瓣减压手术开始执行,其目的是减轻颅内压保护对侧正常脑组织。随后的日子里,小周慢慢苏醒,最终脱离机械辅助呼吸机,并被转移到神经外科治疗与康复。
经过20天治疗,他能够清晰回答问题,同时也逐渐恢复了活动能力,可以抬起床面并完成一些简单运动。
几乎没喝过白开水
每天2-3瓶可乐是常态
然而,即便如此年轻,也会遭遇一次如此严重的大规模性脑梗死事件,从此揭示了饮食习惯对于健康影响的一面。而这份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源自于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量较高的可乐。一罐330毫升可乐含有35克糖,而500毫升则达到了53克,对儿童来说,这样的摄入量实在是不合理且危险。
生活中,“添加糖”无处不在,
哪怕“不甜”也要少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控制在25克之下。
陈天文提醒,不仅限于可乐,还要警惕那些看似不甜但实际含有大量添加剂食品。“这些‘添加剂’广泛存在于各种甜味食品中,以及许多加工食品。”陈说,“长期消费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效应。”
为了维护自身健康,我们应该学会关注产品配料表中的信息,因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配料按加入量递减顺序排列。如果产品中的糖类位于列表末尾,则其含糖量相对较低。
另外,要尽可能减少含糖饮料和调味品摄入频率及数量,用新鲜水果代替果汁;选用无糖酸奶或纯牛乳而非调味乳制品;选择清蒸或煮烹而非红烧烹饪;使用橄榄油和醋作为色拉调味物等方式来改善饮食习惯。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王文婷 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