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新闻头条上海10月热浪历史高温纪录被重创
导读: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今夏“二刷”高温红色预警。13日,上海最高气温高达40.9℃,追平1873年以来最高值,与2017年并列第一。
7月13日,出行市民做好防晒防暑措施。当天14时30分,徐家汇站气温冲至40.9℃,这一数值与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相同。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沪字牌烤箱”火力全开,而申城的高烧不退。截至当天,上海今年已出现14个高温日,并发布2个红色预警信号、9个橙色预警信号。自5日起至今,一连串超过35℃的炎热天气持续不断,其中10日和13日更是突破了40℃的极限。
这轮夏季炎热在无意间提前来临,不待伏旱期,就已经让申城陷入蒸腾的热浪之中。在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首次,全体居民都感受到了白昼如同烈阳炙烤般酷热,而夜晚也未能获得片刻安宁,只能是汗流浃背、寝食难安。
副热带高压强劲发展,使得南方地区尤其是上海等地温度迅速攀升。“火力全开”的白昼与夜间持续酷热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循环,让人感觉像是整个城市都被一层厚重的大罩子笼罩着,无处可逃避。
从6月底到10号24时,即112小时内,大部分时间里徐家汇站均维持在30°C以上,这段时间内,只有11日凌晨降雨才稍微缓解了一些,但随即再次回到那样的酷暑状态——每天早上起来都是38°C,每晚睡觉之前也是29°C这样的状况,让人们感到呼吸困难和心脏承受巨大压力,如同两条平行线一样紧贴而又无法跳脱出来。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市民选择减少户外活动,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己,比如穿着透气衣服、使用遮阳伞、饮用足够水分等。而对于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虽然配备了空调但仍需长时间待在室外,对于那些没有空调条件的地方,他们将面临更加艰苦的环境挑战。
为了应对这种极端环境,一些员工采用了创新的方法进行降温,比如使用冰冻毛巾或冰块包裹身体,以此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来抵御这场“沪字牌烤箱”。
然而,这种极端温度也给老年人群带来了健康风险。一名静安区警方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最近救助多位因中暑导致倒地不起的人士,“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当出现任何症状时,最好能够有人陪伴”,他们提醒老年人必须严格遵守防暑措施,并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户外。
据官方消息显示,即使明天仍然会迎来类似的酷热情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