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上海10月热浪袭击气温飙升历史高温记录被重创
导读: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今夏“二刷”高温红色预警。13日,上海最高气温高达40.9℃,追平1873年以来最高值,与2017年并列第一。
7月13日,出行市民做好防晒防暑措施。当天14时30分,徐家汇站气温冲至40.9℃,这一数值与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相同。据悉,这是上海自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首次如此早的极端高温事件。
“沪字牌烤箱”火力全开,不仅白天酷热,还夜间持续不减。截至当天,上海今年已出现14个高温日和2个红色预警信号,以及9个橙色预警信号。连续九天的35℃以上的温度,让申城居民不得不面对酷热带来的挑战。
来自南方副热带高压的强大影响,使得南方地区尤其是城市地区迎来了难以忍受的炎热。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即便在晚上,也难逃被烤熟的心脏状态。
6月底至10日24时,一度连续112小时都维持在30℃以上,而11日凌晨才见到雨滴落下,当局紧急发布降低风险信息。一旦冷风过后,再次上升至40°C以上,最低温度也未曾下降超过30°C,是一场无法停歇的大火炖锅。
市民们纷纷表示:“两个‘平行线’上的体验,我心跳加速直到快要停止。”长宁区街道几乎空无一人,只有核酸采样点前排起了队伍。“这个地点太好了,因为它遮蔽了头顶,不会太晒。”王小姐这样描述她的选择,这也是她为什么选这儿而不是其他四个检测点的地方之一。
多个核酸检测亭内配备了空调工作人员虽然穿着防护服但仍然保持着应对能力。而一些没有空调条件下的采样点,“大白”们将面临更为严峻考验。
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中暑伤害,一些工作者采用创新的物理降温方法:有些人将毛巾打湿冰冻后包裹在防水布里形成“冰毛巾”,绕颈佩戴;另一些则穿上提前放入冰箱里的“冰马甲”,准备应对烈阳。
连续几天天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健康威胁。静安警方向记者透露,他们最近接到了多起因中暑昏厥老人的求救案件。“当老人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处于较重程度,”他们提醒说,对于这些群体,在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防暑,并尽可能得到家属陪同支持。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即使明天也不会有所缓解,大部分区域仍然会经历极端酷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