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头条上海10月热浪引爆历史高温记录
导读: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今夏“二刷”高温红色预警。13日,上海最高气温飙升至40.9℃,与1873年以来正式气象观测记录的最高值并列,为申城居民带来一轮炙热的“沪字牌烤箱”。这场持续的高温天气已使得市民们不得不采取各种防晒和防暑措施,以应对酷热。
在此轮高温波峰期间,上海已经连续14个白天迎来了超过35℃的炎热,以及2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和9个橙色预警信号。自5日起,一直到目前为止,这座城市已经有了九天以上的最高气温超过35℃的情况,其中10日和13日更是突破了40℃的大关。
据统计,从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间,上海徐家汇站连续112小时都保持在30℃以上,这种长时间的高温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在11日凌晨出现降雨后,才稍微缓解了一些,但随即又恢复到了30℃以上最低温度与40℃以上最高温度相结合的地步。
市民们对于这种持续不断、高强度的高温感到无比苦恼,有人甚至形容它像是“心脏快停跳”,成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情景。而核酸检测点前排队等待的人群也显得异常稀少,只有那些需要进行检测的人才会聚集于此地,他们通常选择避开烈阳下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以减轻一些压力。
尽管工作人员在采样时穿着防护服,并配备空调,但是仍然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因为很多核酸检测点并没有配置空调,因此他们必须找到其他方式来应对这场灾难,比如用冰冻毛巾或冰马甲保护自己免受酷热侵袭。
老年人则更加容易受到这种极端天气条件影响,他们往往因为体质差而很快感到疲劳。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暑迹象时,他们可能已经处于危险状态。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老年人来说,要确保户外活动中的安全尤其重要,同时尽量伴随家属出行以便及时救治。
根据最新消息,由于副热带高压仍然占据南方地区,将继续让这里成为一个“火炉”,白昼和夜晚都将是酷热无休。这场未曾结束的炎炎夏季似乎还要延续下去,让人们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另一波猛烈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