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校招上海10月热浪气温飙升刷新历史高峰
导读: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今夏“二刷”高温红色预警。13日,上海最高气温高达40.9℃,与2017年同期的记录并列为历史最高值,这一数字还追平了自1873年以来在徐家汇站有正式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热纪录。
当天下午14时30分,在酷热的阳光下,徐家汇站的温度飙升至40.9℃,这不仅是今年迄今为止的一次极端高温,更是自有气象数据以来(始于1873年的官方记录)所遭遇到的最高气温之一。中新社记者殷立勤捕捉到了这一场面,他的镜头里,那些穿着防晒服装的人们似乎在一次巨大的烤箱内寻求避难。
此前从5日到13日间,一连串白天超过35°C、两次突破40°C的大热浪让市民感到窒息。而即便是在炎炎夏夜,也无法找到片刻安宁,因为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火力全开”,使得夜晚也成为了一个持续不断地酷暑之地。
据统计,从6月底到10号24时之间,有112个小时都保持着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而直到11日凌晨才见风雨来临,并暂时缓解了一丝凉意。然而,当11号早晨结束后,不久又恢复到了30摄氏度以上和40摄氏度以上相互交替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两个“平行线”的世界中——心跳加速,如同陷入无尽循环中的轮回。
市民们对于这些极端天气状况表示出深深的苦恼:“这个温度实在太夸张了,我几乎要倒下。”一些老年人更是担忧自己的健康状态,他们试图通过各种物理降温手段来应对这场持续不断的地球大熔炉,比如将毛巾冰冻再用防水布包裹,以免被烈阳烤焦;或者穿上提前冰冻过的紧身衣物作为额外保护层,以抵御这场没有休息的小小炖锅般环境。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因为体弱多病而更加易感染疾病或患上中暑症状的人来说,这种环境仍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静安警方特别强调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即便是在室内,只要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应该立即就医,并确保有人陪伴,最好不要独处。此外,公共卫生部门也建议人们采取必要措施,如使用空调、饮用足够水分等,以减少因极端天气造成的心理和身体负担。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它似乎并不打算放松它那坚定不移的手握重锤。一位负责监控天气变化的人员告诉记者:“明天我们预计会继续维持这样的情况,无论白昼还是夜晚,都不会有太多变动。”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只能耐心等待那一束希望之光——秋季降临,为我们带去一些凉爽和舒适。不过,看起来,即便是最渴望改变季节转换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学会如何在这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