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植淳自如的青年导演之旅与哈佛大学的对话
《大河唱》:杨植淳的田间地头到哈佛大学之旅
在北京的自如Z-SPACE空间内,青年导演杨植淳分享了他从田间地头走向哈佛大学的故事。他的纪录片《大河唱》记录了他与民间艺人的深度对话,以及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不解之缘。
杨植淳的摄影团队最初计划拍摄摇滚歌手苏阳“黄河今流”跨界艺术计划,但随着项目的发展,他们决定扩展视野,将镜头转向四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元素:花儿、秦腔、道情皮影和陕北说书。这一系列纪录工作持续三年,覆盖了1600小时的影像记录,并涉及70万平方公里的地理范围,从黄河边民到黄土高坡,再到西北民间曲艺歌词和唱腔。
通过长时间跟拍老魏及其戏班子以及花儿歌手马风山,杨植淳探索了音乐与当地生活之间复杂联系。他发现,即使有现代娱乐工具,如电视和手机,当地人仍然会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去观看戏班子的表演,这背后隐藏着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祈求天佑的心态。
杨植淳认为,纪录片不是为了真实感,而是要呈现出真实感。他采用参与式观察法,与被拍摄对象建立起平等合作关系,以期获得更深入的人文理解。在此过程中,他得到了关于传统音乐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并保持生命力的答案,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作品带给观众的情感共鸣。
《大河唱》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次文化交流与传承的手段。它让年轻人了解民间艺人的世界,同时为老一辈提供一个回忆过去时光的平台。对于这个项目,杨植淳表示:“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成为一种桥梁,让不同世代的人通过共同观看来理解彼此。”
自如作为中国领先的长租公寓品牌,其旗下的Z-SPACE空间正是这样的桥梁——一个城市中的奇妙场所,它让当代青年的一切在这里持续发生。在这里,不同的声音可以交汇,不同的心灵可以触碰。而Yang Zishun(杨植淳)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声音的一个缩影,是对未来可能更多相似故事的一种预见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