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女王争名夺后悲剧告终
图:玛丽(右二)有勇有谋,曾带兵出征 近来香港观众好像看多了内地宫廷剧,对海外类似题材的电影也多了兴趣。《争宠》(The Favourite)还未完全落画,便有另一部《苏格兰女王:争名夺后》(Mary Queen of Scots)接力上演,背景是英女王伊利沙伯一世(ElizabethⅠ)与她的「死对头」玛丽女王(Mary,Queen ofScots)之角力。/刘伟霖 十六世纪的英国,虽然新教已成国教,但天主教旧势力仍然蠢蠢欲动,等待机会。玛歌罗比(Margot Robbie)饰演的伊利沙伯一世,虽然稳坐英国王位,但信奉天主教的玛丽,由茜尔莎罗伦(Saoirse Roran)饰演,她丧夫后,从法国回到苏格兰,正式以女王身份统治苏格兰,由于玛丽有继承英格伦王位的资格,伊利沙伯对她不得不防。两个女王既争权,又争爱,最后两人只能活一个。 说起宫廷剧或老一代的用语「宫闱片」,伊利沙伯一世的人生可谓英语宫闱片取之不尽的题材。一来是她在腥风血雨中长大并夺得权位,其父亨利八世(HenryⅧ)把她的母亲以通奸罪处死;二来是她身为女王,就自然会有男人想用爱情去谋取权势,亦即是说,伊利沙伯一世这个人物的处境,已经集齐了宫闱片的最基本元素。 其实姬蒂白兰芝(Cate Blanchett)演的两部伊利沙伯一世电影,广为香港影迷熟悉,只是不经不觉十年,又被人遗忘。看旧戏的老影迷,更不会忘记上世纪三十年代好莱坞也有以伊利沙伯一世为主角的宫闱片,例如一九三九年的《The Private Lives of Elizabeth and Essex》。 两个女王角力 不过说起玛丽女王,反而是德国人比英国人更为重视她。或者因为英国至今仍以新教为主导,伊利沙伯一世亦是英国史上数一数二的明君,玛丽女王「逆历史」的身份,或多或少会遭到冷处理。德国人却会觉得,玛丽远比伊利沙伯有趣、多情,例如诗人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戏剧《玛丽女王》(Mary Stuart),至今仍是德语剧坛的戏宝。奥地利小说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亦曾为她作传,视她为时代的悲剧人物,我对于玛丽女王的认识,有不少是从茨威格而来。 对于席勒或茨威格,玛丽女王的最凄美时刻,是她被软禁多年后,因为企图谋反被伊利沙伯下令处决。本片虽也以她的行刑作启首及结尾,但视频绝大部分篇幅都是谈她回到苏格兰后,要用智慧及胆识化解伊利沙伯的阴招,但最终还是被其他势力(即是男人)推翻,无计可施之下要逃到英格伦,并接受伊利沙伯的软禁。 原来,一九七一年便有部英国片《英宫恨》(Mary,Queen of Scots)以玛丽女王做主角,我没看过,只能从台前幕后去作想像。导演Charles Jarrott没大名气,但两个女主角却如梦幻组合:玛丽由云妮莎烈姬芙(Vanessa Redgrave)饰演,格莲黛积逊(Glenda Jackson)演伊利沙伯。单凭这个阵容去想像,可能也与本片两个花旦的分庭抗礼颇为相似,烈姬芙美艳如梦魅,积逊则是刚烈及略带男子气概。 赢的都是男人 茜尔莎罗伦的演出被不少人赞好,我对她有点偏见,觉得她的脸蛋生得太「现成」了,好像不用几多挤眉弄眼,便自动有股慑人魔力。就算没有人当她做姬蒂白兰芝或蒂达史云顿(Tilda Swindon)的人去捧,我想她也知道自己很适合演她们的戏路,角色愈有性格或仙气,对她愈为有利。 玛歌罗比演的伊利沙伯,起初都可以有一种既美且霸的气质,但由于剧情中段要她毁容,加上故事重心转到玛丽身上,玛歌罗比有一段时间要坐冷板凳,直至结尾才可以再和茜尔莎罗伦斗过。以我的口味来说,觉得玛歌罗比的戏更好看,茜尔莎罗伦太过「卖样」了。 本片拍摄手法太有MTV色彩,《争宠》的美学虽然对于我来说也是略嫌造作,但至少古典味道较浓,《苏格兰女王:争名夺后》的「美」比较数字年代,也令人联想到导演祖茜罗克(Josie Rourke)的话剧背景,打灯打出来的。有些论者指出片中有不同肤色的演员,除了黑人也有华裔女星陈静(Gemma Chan),中国人没可能出现在伊利沙伯的宫廷中,但这是英国剧坛近年流行的「色盲选角」(colour blind casting),毋须大惊小怪。 我确实带着看两个女主角尔虞我诈的心态入场,尤其是玛丽最后的「叛国」。英国史家倾向同情伊利沙伯,但茨威格大胆提出所谓的叛国,实情是伊利沙伯的精心布局。不过本片虽然有一本历史书籍作蓝本,但从戏剧层面来说,相信编导有自己的立场,这场角力并不是「新教对旧教」或「英格伦对苏格兰」,而是「女人对男人」,想写这两位女王,即使在父权社会,因为制度容许的例外而登上王位,但最终都是被男人算计,不幸的一个丢了王位及性命,幸运的一个却是没了个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