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土狗又来骗眼泪
顶流“土狗”,又来骗眼泪?
结束《忠犬八公》的观影走出电影院,朋友一个一米八的壮汉已经哭的泣不成声。
先不说改编是否成功,但就说从日系纯种秋田犬到 " 小土狗 " 的变化,就已经本土化改编成功了一大半。
(主角找对,成功在望)
对每一个 80、90 年代的农村娃而言,生命里基本都出现过一只 " 小土狗 ",官方名称 " 中华田园犬 "。
而对每一个爱狗人士而言,《忠犬八公》无疑是精准狙击。
剩下的一批,也会被狗狗的 " 爱与忠诚 " 感动。
在人类朴质的情感里,这种 " " 电影貌似谁都逃不过。
《忠犬八公》大概就是这样一部甘愿被骗的电影:
" 为什么明知是居心不良赚眼泪的电影我还是哭得不行,今天大概流完了一年的电影。"
今天,我们不哭,跳出 " 眼泪全部献给狗狗 " 的感动,单纯聊一聊这部豆瓣 8.0 分的内地版《忠犬八公》是否合格。
被全部剧透也会哭成狗 ~
所以可以放心阅读哦!
好哭,但离好看还差点意思
《忠犬八公》的故事大部分观众应该都不陌生:一位教授因机缘巧合捡到一只小狗,他每天都会准时去车站送教授上班,再接他下班。
可一次教授在出差途中意外离世,再也没能回到车站,狗狗却十年如一日的去车站等待,直到最后死去。
这个经典 IP 将感动延续,从东京涩谷到美国小镇如今来到中国的山城重庆。
前两版《忠犬八公》都位列豆瓣 TOP250 榜单,分别拿下 9.2 和 9.4 的高分。
这次的教授,由转行演员的冯小刚饰演。
一个 " 入赘 " 重庆的 " 耙耳朵 " 遇见了一只可怜兮兮的小狗然后硬气了一回。
前半部分,是教授和小狗的相互救赎。
父母会离开,子女会远去,所以对孤独的教授而言,小狗充当了一个新的身份—— " 我的傻儿子。"
而对同样从小就流浪的 " 八筒 " 而言,教授又何尝不是 " 爸爸 "。
每一次见到,都能够热情的奔赴,然后给予一个大大的拥抱。
狗狗有什么坏心思呢,他只知道喜欢就是一辈子呢。
于是,每天接送教授,成了八筒生命中的第一使命。
像往常一样送陈教授坐上缆车,可惜这一次,乘缆车远去,教授却再也没有回来。
卖报亭的老板说 " 今天等不到了 " ……
可是为什么今天等不到了呢?那就明天、后天,天天都来等 ......
被路人驱赶,被小孩吓唬,日复一日的坚守,十年时间它始终目光坚定的等待。
" 人类可以走出剧情,但狗狗一辈子留在剧情里。"
这样一个质朴的故事,从 1987 年到 2023 年依旧感动着无数人。
作为珠玉在前的大 IP,国产版翻拍难度不小,事实上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乏善可陈。
看哭跟好不好,没关系。
内地版的改编囊括了导演的众多野心,想讲一个城市十几年的时代变迁,想讲中国普遍化的家庭矛盾,想讲人与狗的情感羁绊。
导演的初衷大概是好的,讲一个 " 中国故事 ",而不是简单的复制一个人尽皆知的世界传奇。
可惜在原基础的故事上,水满则溢,想给的东西太多,抓不住重点,反而每个点都变得模棱两可和套路化。
讲狗的故事变成了讲人
一个世纪以来,八公的故事被各种文艺作品传颂,已成为 " 忠诚 " 的代名词。
在此之前,日美两版已将感动和批判做到极致。
日版更多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薄凉,美版则选择做减法,更聚焦人狗之间的忠诚和感动。
日版八公的流浪是一种被动选择。
教授死后,八公几经转手无人收留,最终选择守在车站回顾那久远的温存。
而影片最后,在涩谷车站苦等十年的八公,耗尽了一生在雪中孤独的死去。
一旁是行色匆匆为生活奔波的人们,无人在意一只流浪狗的死亡。
在八公最后的梦中,漫天樱花飘落,它终于和最爱它的教授重逢。
而美版《忠犬八公的故事》则更纯粹,八公对主人的守候是一种主动选择。
影片最后还原了原版的叙事,在八公死亡的尽头,大雪覆盖了他的身体,他在梦里与教授相拥起舞。
人类对于亲人去世学会治愈,走出阴霾。
高级的动物学会处理情感,但狗狗很简单:" 它只是你的一只狗,你却是它的一生。"
这也是前两版想体现出来的人们和狗狗对待死亡的态度。
且前两版都细节描绘了教授和八公的日常互动,彼此之间完全超出了一般主人对宠物的感情。
反而内地版忽略了这些细节,因为日版和美版的原因,大家会一开始在心中就做好一个这样的心理暗示和设定。
就单独从电影来看,教授和八筒的情谊是体现不够的。
导演想要在原著中做加法,呈现一个更中式的故事。
但这种改编决策也很容易导致重心偏移,表达不再纯粹。
创作者试图在影片中加入三峡移民的中国社会背景,徐徐展开十年间的城市变迁。
" 人和城市的关系 " 也成为了内地版《忠犬八公》里想讨论的问题之一。
可惜大多数浅尝辄止,立意不深。
其次是人物之间的情感和矛盾设定过于套路,角色就会落入 " 工具人 " 的境遇。
人物形象刻画的单薄,父子之间的隔阂刻画的就很生硬浅薄,有一种理应是这样的套路化实则难以自圆其说。
某些感动也过于刻意和用力过猛,用镜头和煽情音乐的烘托,来告诉观众 " 此处应有眼泪 "。
而这些的加入,都会让电影的主题变得游离而模糊。
讲狗的故事变成了讲人。
从教授选择了八筒的那一刻," 狗狗 " 的身份也一直是 " 宠物 "。
(日版的会一起洗澡,美版的会俯身亲自教狗狗叼球,这种尊重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内地版也并不是毫无优点的。
比如中国版改编《忠犬八公》中的 " 八公 " 被地域化的改编为 " 八筒 ",与重庆当地的麻将文化不谋而合 ......
比如相对熟稔的商业片拍摄手法和呈现 ......
人类真的不能没有小狗
本片在宣传语中自称为 " 年度重磅情感炸弹 "。
小狗刀,刀刀致命。
而 " 土狗 ",似乎更能牵动观众。
在一条采访里,导演也解释了他为什么在国内版《忠犬八公》里选择中华田园犬的原因:
" 犬种千千万。
但不管是从我童年时期见过的中国狗的样貌,还是直到今天都还被忽视和被食用的现状。都让我觉得,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男主必须是它——中华田园犬。"
在电影以外,很多参演的小狗,有的来自菜市场险些成为盘中餐,有些是从屠宰场、狗肉馆救下的。
一开始,它们对人类害怕恐慌,眼神充满怯懦。
(这是国内普遍土狗的现状)
《忠犬八公》杀青后,导演晒了一张狗狗演员大合照,从主演到 " 替身 "。
电影一定程度上,或许让我们对狗狗的喜爱更近一步。
美国曾有一部名叫《疾速追杀》的电影,又名 " 还我狗命 · 一条狗导致的一场团灭 "(假的)。
电影讲述杀手(爱狗人士)john wick 的狗被人打死了,他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连杀了三部(电影)。
(但不要误会,该电影纯动作片)
在真正的爱狗人士面前,狗狗是亲人,是伙伴,是不可冒犯。
而内地版《忠犬八公》,一定形式上还停留在 " 人与宠物 " 的相处关系。
感动点还是在于:
" 这年头,无条件的爱与忠诚,只有狗身上能找到了。"
但显然在突破人和狗相处这层关系上做的还不够好。
目前从电影中来看,对狗狗超出 " 宠物 " 的情感较少,骗人眼泪的煽情技巧更多。
你看," 我们总说骗人是小狗,可是小狗才不会骗人呢。"
8.0 分是给小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