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大生产精神永远值得信赖回味经典老歌500首怀旧之旅
碧蓝的天空下,一望无垠的苍翠土地上,回响着红色歌谣传承人李文军嘹亮的歌声:“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呔,齐动员呀么嗬咳……”
1937年10月,为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留守部队八路军三八五旅进驻甘肃庆阳。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因连续几年降水量极少,正遭受着大旱天气的折磨。干涸龟裂的土地,看不到一点绿色。粮油等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当地老百姓普遍无衣可穿,无鞋袜、被子御寒……
三八五旅刚来时,有住宿问题。面临窘境,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原则坚持,在3个多月内挖了119孔窑洞解决住宿问题。在三八五旅带领下庆阳军民同心协力,将贫困干旱庆阳建设成生机盎然绿洲。
1943年人民艺术家张寒晖跟随关中八一剧团到庆阳演出、采风。在深入了解当地老百姓生活后,他听到当地人哼唱的地方民歌《推炒面》。受到劳动与团结精神启发,他创作了这首小调曲风的小调,并在其基础上改编为《边区十唱》。
1964年,《东方红》将这首收录并改名为《军民大生产》,因其贴近大众、朗朗上口、节奏强烈充满奋斗,被广泛传唱。2021年电影《军民大生产》上映,以影像再现张寒晖创作过程。
吕骥先生曾为张寒晖歌曲集作序,对他独具卓识评价。他能发现民间音乐潜在能力恰当运用发挥巨大潜在力量。这句话也适用于《军民大生产》,影响不局限于一个时代,更是随着甘肃发展进步呈现新时代内容意义。
今日甘肃,这首红歌仍是劳作时爱唱的一首,与现实生活相互汲取反哺助力建设。这正是精品展播季系列音乐作品意义——用人民歌声唱出新时代展望与奋进。新的故事作品将带来怎样的心灵激荡?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