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子女教育选择本土学堂还是国际学校数据分析揭秘
在香港回归后的两年里,教育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动,一些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而其他人则坚持支持本土教育。作为一个有着五岁儿子的父亲,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抉择。
当时,儿子正在考虑是否进入国际学校。我认为首要考虑的是家庭语言环境。如果我们家中没有人懂英文,那么在国际学校学习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功课上的帮助困难;二是在学习上可能会落后于同龄人,因为缺乏英语环境;三是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我还考虑到了儿子的性格。在决定是否让他进入国际或本地学校时,我们需要平衡他的个性。如果我的儿子像我一样,喜欢传统和规矩,那么我觉得他适合在重视培养个性的国际学校。而如果他性格反叛、喜欢破坏规矩,那么送到本地学校去管教可能更为适宜。
为了确保儿子的中文能力,我聘请了一位普通话老师,每周给他上一节课,并让补习老师增加额外的辅导。此外,我希望通过阅读中文报纸和金庸武侠小说来提高他的简体字识别能力。
尽管朋友们认为不必多此一举,但我决定让儿子参加D名校的面试,以证明他的实力能胜任任何学术环境。我明言自己的立场,即使被D名校录取也不转校,这样做旨在向社会表明我的决心和行动力。
最终,在110名新生中,有一个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的儿子的名字。他被D名校录取了,但我们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决定,让他继续留在国际学校。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不仅要说出自己的立场,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