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成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一天一成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成语名字】: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成语拼音】:bù sè bù liú,bù zhǐ bù xíng
【成语释义】:塞:堵塞。流:流动。止:停止。行:行进。没有堵塞,就没有流动;没有停止,就没有行进。原比喻对佛教、道教如不加阻止,儒学就不能得到推行。后比喻不破除旧的、错误的,就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成语造句】:
1、改革必须大刀阔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之认识】:
其一:
任何不熟悉的事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如果太顺利反而不好。因为不顺利就可以熟悉和解决其中的问题点,早暴露早发现绝对比造成严重后果后更好。
其二:
塞和止的过程中是一种,就像烧水一样,在沸腾之前的平静积蓄能量。塞和止表面看是受挫,但这种情形既可以自我,也可以看清周围。
其三:
塞与流,止与行,是矛盾的两方面,对立而又相互转化。塞和止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放下,在辩证与统一中,在量变到质变中,流和行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