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电影刘亦菲版花木兰豆瓣评分不及格中国故事被西方魔改是常态吗
自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在国内上映之际,观众们似乎预感到了这部影片的不尽如人意。通过各种渠道,人们提前得知了豆瓣评分,这部中国第一个迪士尼公主的电影仅凭一星到二星的评价,即使是及格线都未能触及。三年的期待落空了,为何如此?本文将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
豆瓣评分集中在低分区域,观众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简短而痛快地概括,他们感到“差太多”。首先是主角花木兰,她原本应该是一个从军后逐渐成长的大家闺秀,而非最初就习武。在《木兰辞》中,她被描绘为织布时担忧父母,其柔弱一面更显其可爱。而影片却直接塑造她为早期武艺高强者。这次失望还来自于文化尊重不足,说是中国故事,但情节和服饰并未真正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妆造上的尝试,如贴上黄色的花纹,只能让人无语。此外,在皇帝上朝、皇后旁听的情景,与西方仪式相互借鉴,完全忽略了东方文化独特性。
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代表神秘与浪漫,同时也常常带有“落后”、“野蛮”、“愚昧”的刻板印象。不难理解,因为他们往往缺乏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国外导演拍摄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大多数被厚重化至僵硬,对于东方幻想作品,如傅满洲系列,可供参考。
据悉,迪士尼对这部影片在中国市场表现乐观,但基于目前评价,这个目标似乎难以达成。这部诚意巨大的作品,却因为接触过度臆想而无法说服大众打出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