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itation Game 中的艾伦图灵与J罗伯特奥宾纳姆约翰逊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电影《The Imitation Game》(2014年上映,导演摩根内菲尔德,由布莱恩·科克班、凯瑞-安·莫斯等主演)中,艾伦·图灵和J·罗伯特·奥宾纳姆(约翰逊)的角色扮演对故事的推进至关重要。他们各自代表了英国政府间谍局(MI6)和美国军事情报局(OSI)的代表,与现实世界中的历史人物相比,他们在电影中的形象有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艾伦·图灵。在电影中,他由克里斯汀・贝尔饰演,这位英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密码学专家,被誉为“计算机之父”。他是被雇佣到政府间谍局工作,以破解敌方密码而闻名。他在这部影片中的形象是充满创意、勇敢且不屈不挠的人物,但实际生活中的他面临的是性别身份的问题,以及他的同性恋身份被揭露后所遭受的迫害。这两者都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只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数学天才以及对于解密Enigma机器的贡献。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J · 罗伯特 · 奥本海默。在这个故事背景下,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名字改为了J · 罗伯特 · 奥宾纳姆,在剧情中扮演了一位美国军事情报官员。他被派遣到英国以协助破解敌方密码,并与图灵合作。然而,在现实历史上,没有这样的角色存在,而是在1941年因其参与U-110号潜艇事件而成为公众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因此,《The Imitation Game》将奥本海默塑造成一个关键人物,但这并非基于任何真实记录或档案。
正因为这些改变,使得观众对真实历史事件产生了误解。例如,对于真正帮助盟军成功破译日军加密通信系统“紫电一号”的是日本人山口多聞,而不是像电影中描述的一样,是通过英美合作完成的。此外,关于奥本海默在战争期间是否参与过这种活动,也是一种夸大其词,因为他主要集中在其他领域,如原子能研究上。
此外,尽管《The Imitation Game》描绘了两个国家如何合作解决共同问题,但它也忽略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战时信息共享模式下的政治斗争以及科技成就背后的个人牺牲。这使得人们对于整个过程理解不足,而且容易陷入错误认识。
最后,不可避免地提及的是,这类作品往往会引发公众对于过去技术发展和社会态度变化的大量好奇心,同时也让人们思考今天我们面临的情境和挑战,以及我们如何处理这些挑战。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虚构化的事迹中学到什么,那么它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教育意义,即便它们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反映历史真相。但总体来说,无论是在现实还是虚构作品中,将复杂历史事件简化为易于消化的小说或者影视剧情,都可能导致误导观众,从而失去了学习史料真正价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