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刘亦菲版花木兰的豆瓣评分为何不及格中国故事在西方魔改成这样是不是我们常见的现
自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在国内上映之际,观众们似乎预感到了这部影片的不尽如人意。通过各种渠道,人们提前观看了这部电影,并在豆瓣上给予了低分,连及格都难以达到。尽管这是三年来中国期待最大的迪士尼作品,以及首个迪士尼公主的诞生,但其票房表现却令人失望。
豆瓣评分显示,大部分评价集中在一星和二星之间,这表明观众对该片持有强烈的不满。简而言之,即便用三个字来形容,也足以表达其差劲程度。在角色塑造方面,《花木兰》中的主角原本应是一位从军后逐渐成长的大家闺秀,而《木兰辞》中她亦是织布时为父担忧的一位柔弱女子。但是,该片直接将她设定为从小习武,这显然与原著相悖。
此外,该片还未能恪守文化尊重,虽然它宣称是基于中国故事,但情节和服饰并未真正尊重中华文化。妆造上的所谓“还原”仅止于木兰贴花黄色调,却令人难以置信。此外,还有皇帝上朝、皇后站立一旁听政的情景,其实则完全模仿西方仪式。
东方对于西方人而言往往代表神秘与浪漫,同时也常被视作“落后”、“野蛮”或“愚昧”。因此,不需过于惊讶,因为多种原因导致西方人对中国实际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中国故事被西方拍摄时,其结局通常并不适合国内观众,因经常被魔改。在《花木兰》的制作之前,一定有人会考虑到这一点。如果留意的话,可以发现国外导演拍摄的中国古代女性往往涂抹厚厚白粉,如同僵尸,对东方幻想进行探索的人可以看看傅满洲系列电影。
据说迪士尼对该片在华票房抱有高期望,但根据目前的评价,这个目标似乎难以为继。这部由迪士尼三年的诚意所凝聚的大作,在各方面展现出更多的是接触文化的臆想,而非真实理解,从而难以说动观众给予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