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中国将唐代古画活起来舞蹈还原唐代仕女捣练场景是否真如同极限挑战中的绘卷中所见
《诗画中国》将于11月27日(周日)晚8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带来一系列精选的中国画经典佳作和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本期节目将以诗、书、画、乐为纽带,讲述诗画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以全新样态描绘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长图。观众将有机会欣赏到四幅传世之作:《潇湘竹石图》卷、《白云红树图》轴、《雁荡山图》卷、《捣练图》卷(宋摹本),体验中国名山大川的宏伟壮丽,并感受千年前的大唐气韵。
现代舞蹈家用极具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将古代画中的生命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民乐舞蹈中,演员们还原了名山大川的情景,让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卷人娄玮将为观众介绍明代蓝瑛的《白云红树图》轴,其色彩丰富多变,与沈培艺导演下的舞者谢欣等人的肢体语言相结合,更添了一份生命力。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明代叶澄的《雁荡山图》卷描绘了浙江省境内美誉东南第一山——雁荡山。朱晗与黄晶在此地,将大雁形态与舞蹈语言结合,诠释出了独有的美丽与韵味。而方锦龙则用琵琶演奏,使这段时光更加秀美灵动且宏伟壮观。
苏轼对竹子的热爱近乎痴狂,他不仅创作出了诸多描写竹子的诗句,还留下了千古名画《潇湘竹石图》卷。这幅作品中,一片土坡上生长着几丛稀疏但顽强生命力的幼竹,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谭咏麟、胡夏通过歌声展现出了苏东坡的人文精神和旷达胸怀,为我们揭示了传统文化蓬勃而隽永的生命力。
总结来说,《诗画中国》的这一期,不仅是对艺术品的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文化交流,是一次时间穿梭,从唐代仕女捣练场景到现代舞蹈家的解读,每一个瞬间都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在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文化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层面上的展现,无论是古老艺术还是现代表演,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深厚而又鲜活的情感。
所以,当你坐在电视机前,在央视综合频道观看《诗画中国》的第九期时,你会发现自己不只是在看一部电视节目,而是在参与一个跨越时空的大师级别的艺术盛宴。你会被那些细腻的情感所打动,被那些古老而又生动的事物所吸引,被那个无穷无尽的心灵世界所征服。在那里,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许是在某个静谧的小径上漫步,或是在某个繁华都市里寻找;也许是在某首悠扬旋律下沉思,或是在某位先贤笔下的文字里探索。但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那里的真实和美好都会伴随你走下去,就像那些永恒不变的地平线一样,始终指引着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