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后妈完整版观看HD电影刘亦菲版花木兰豆瓣评分不及格中国故事被西方魔改是常态吗
自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在国内上映之际,观众们似乎预感到了这部影片的不尽如人意。通过各种渠道,人们提前观看了这部电影,并在豆瓣上给予了低分,这让原本期待已久的中国第一个迪士尼公主角色化为惨淡无闻的现实。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豆瓣评分显示,观众对该片普遍持有负面态度,大多数评价集中在一星和二星之间。这份失望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差太多。在角色塑造方面,《花木兰》与原著《木兰辞》中的描述相去甚远。从军后成长为英雄的花木兰形象被直接改变为从小就习武的女孩,这种修改显然违背了原作的情节设定。
此外,该片未能恰当地尊重中国文化。在宣传中称其为“中国故事”,然而情节和服饰设计却缺乏真正理解我国文化的痕迹。妆容上的尝试,只是简单贴上了黄色装饰,却无法避免引起争议。此外,皇帝上朝、皇后侍立旁听的情景,与西方礼仪完全相同,从而体现出东方对于西方人的神秘浪漫以及“落后”、“野蛮”等刻板印象。
西方人对东方故事改编时往往缺乏深入了解,不知不觉间进行魔改,使得这些作品难以吸引本土观众。在拍摄之前,一些人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种问题。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国外导演拍摄的中国古代女性通常都涂抹着厚厚白粉,让她们看起来像僵尸,而傅满洲系列电影则是典型代表。
据悉,迪士尼对本片在华票房抱有高期望,但基于目前的评价情况,这个目标似乎难以为继。这部由迪士尼三年精心打磨制作的一部诚意之作,却因接触不足、臆想过多而无法说动大众给予高分。不禁令人怀疑,是不是真的是因为我们始终站在不同的文化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