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娱乐杨植淳青年导演的自如之旅走过田间地头到哈佛大学的传奇物品故事
大神娱乐:杨植淳纪录片之旅,从黄河边民摇滚到哈佛大学的物品故事
在五道口车水马龙的起点,沿着黄河穿越无人区,跨过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终来到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用1600小时的影像记录下了那些在黄河边缘传唱摇滚的声音——《大河唱》,这部纪录片是青年导演杨植淳用摄像机“埋进土里”三年后带回来的成果。在自如旗下的空间Z-SPACE,他与观众们分享了这个作品背后的故事。
从音乐到纪录片,再到现在,三年的时光让我们寻找答案。2016年,杨植�3834
ün认识了一位摇滚歌手苏阳,他们共同发起了一个跨界艺术创作计划——“黄河今流”,整理并以展览与演出的形式对传统进行当代化呈现。这项目引起了杨植淳和他的拍摄团队兴趣,并决定为苏阳拍摄一部纪录片。
最初,杨植淳计划只记录苏阳的“黄河今流”跨界计划,但由于音乐内容不足以撑起90分钟电影时长,他转变为同时记录四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元素:花儿、秦腔、道情皮影和陕北说书,以及它们各自代表的人民艺人。按照计划,每个导演负责跟拍不同的艺人,而杨植淳被分配去跟拍老魏和马风山,这段经历持续了三年。
在追踪过程中,杨 植 淳感受到了生活与音乐之间深刻联系的问题:“这里的地方是否决定了音乐特性?尽管有电视和手机,当地人们依然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去唱戏,我会觉得很疑惑。”这一问题激励他不断探索。
为了获取真实感,这次纪录片也就像是炒菜一样,将现实切割开来,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而非仅仅真实存在。“我们借鉴人类学与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即参与式观察,我们希望通过当地人的视角思考最终得到答案。”
为了更好融入环境,与老魏家同吃同住并随其戏班子穿行于环县山区村庄,使得他逐渐了解到了这些元素之间连接以及古典与现代间隔阂消失。他发现戏班子的服务不仅是娱人,也是娱神,以此祈求天佑保佑他们的一方水土风调雨顺,为美好生活向往。
《大河唱》上映后,一些年长观众告诉他:“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很多回忆。”这样的反馈极大打动了他,他认为这是可以带家人一起看的一部影片,可以帮助年轻人了解民间艺人的世界,与老一辈实现相互理解,从传统走向现代传承。
谈及从事纪录行业的心路历程,杨 植 淳回忆道,“我享受的是拍摄过程中的体验。当超出预想的情节出现时,我会感到惊喜。我特别享受这一过程,同时认为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关于自如及Z-SPACE:
自如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提供高品质居住产品及生活服务公司,在北京、上海等九座城市布局,有近45万业主300万自如客。旗下拥有租住产品包括友家、整租等,以及提供保洁、搬家等服务产品累计交付超过2400万单。Z-SPACE位于北京二环内,是首个生活空间,可提供2-200人的活动空间登陆自如App查看使用。